2006年11月7日星期二

庐山之行

庐山,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,风景区面积302平方公里,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,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,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,第二高峰 五老峰海拔1436米。东偎鄱阳湖,南靠南昌滕王阁,西邻京九大通脉,北枕滔滔长江。大江、大湖、大山浑然一体,雄奇险秀,刚柔相济,素以“雄、奇、险、 秀”闻名于世。

牯岭镇如琴湖

简单搜索了一下,描写庐山的诗还真是不少,摘录几首以前学过的吧。

##CONTINUE##

题西林壁 苏轼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望庐山瀑布 李白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饮酒 陶渊明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。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
本次庐山之行只有四人(lyndon、大鹏、snowball和我),因为火车是4号上午12点的,所以还有时间睡懒觉,10点起床还玩了会实况^_^; 上车后开始是没有座的,后来乘务员看我们背着很大个的包,就带我们到预留车厢去坐,真是谢谢这位乘务员。16:40左右到达庐山站,简单些补充水和食物, 包车前往石门涧,17:30到达石门涧景区。此时天色渐暗,四人一路经过摩崖石刻、铁云垛、杜宣亭、开慧泉,直走到路色难辨,便在龙宫亭和鹰嘴石之间一悬 石下扎营。当晚的月光非常强烈,躺在帐篷里都能感到对面山头反射的月光。看了会久违的星星,让我想起小时候小区停电,各家各户都搬着凳子提着席子聚集到一 起,小孩子躺在席子上数星星,大人们给小孩子扇着扇子,坐在旁边聊天。
5号凌晨3:45起床,简单吃点干粮,收拾行李。4:20出发,5:00前顺利通过悬索桥,5:30抵达龙首涯、文殊台。此前一段路途一直是上坡,加上 还饿着,走得比较痛苦。6:00到圆佛殿,6:30抵达仙人洞,此时庐山上已有不少晨练的人,空旷处明显感觉到一阵凉意,暗自感叹庐山不愧为避暑圣地。 7:00左右逛完锦绣谷到达花径,远山缓缓传来悠扬的乐曲,驻足如琴湖畔,以匆匆过客的身份羡慕的看着当地居民或漫步或垂钓。
如琴湖石桥
到白居易草堂看了一眼,两室一厅,前面还有个小池塘,小生活很滋润,这还叫居易行简啊,切……抄小路,8:00左右抵达电站大坝。
电站大坝

8:30到乌龙潭生火煮早餐,我还是习惯的喝热牛奶,可惜这次没带咖啡,直接导致我这一天都不太精神。
乌龙谭
9:30左右逛完三宝树,10:00抵达芦林湖。庐林湖数千年前是个大冰窖,如今虽早已没有冰,但却依然冰清玉洁,一眼望去,天波碧水,心旷神怡。
庐林湖
10:40到达含鄱口,鄱阳湖是没看到,不过在这里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大汉阳峰和五老峰,11:00离开含鄱口,过含鄱亭、含鄱台,裸了一段公路,11: 20抵达山门。下一目的地是牯岭镇,不过从山门到牯岭的路都很绕,我们看地图上有条小路可直达七里冲,遂向一老伯问路,老伯告诉我们这条小路二三十年没人 走过了,路肯定还在,不过恐怕茅草丛生,走起来比较吃苦。四人权衡再三,还是确定从小路横穿,靠着登山杖上的指南针,一路朝东北走去。由于很久没人走的缘 故,路边的树枝都横生到路上,大家只好低头裸冲,然而那些树枝还是像活得一样,抓住你不让你走,耳朵、眼睛、脸、脖子……所有裸露的地方都被扎过,好在我 有戴帽子手套的习惯没有受伤,等BUFF头巾入手,就更安全了。这一路上除了第一个路口走错折返外,省下的路程出奇的顺利,一路走到地图上标识的三叉路 口,路口有一路标,是中国移动铺设光缆的地方,侧面还有个数字“14”,前行二三十米,又见一路标上写“13”,哈哈,我们感觉到离大路不远了。果然在路 标减为“1”时,我们看到了公路。12:40到达七里冲,13:30左右经过大月山水库抵达牯岭镇。为了节省时间一人吃了一碗肉丝面,很咸很辣,随后服务 员眼睁睁看着我们倒空他们两暖壶水。
2006.11.5庐山路线图,点击看大图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?!
14:20出发下山,14:50抵达剪刀峡下山路口,居然设了票房要买票,全价32(含2元保险),学生票20,下山还要钱,太黑了,实在不想这样被宰, 就算后来卖票的主动降价到10元,我们还是掉头上山,从好汉坡下山。好汉坡这段路没有剪刀峡陡峭,走起来没有那么痛苦。16:00左右抵达好汉坡正路, 17:20抵达山下,坐车公交每人1.5元到九江庐山区,下车就在边上的什么杰市民酒店腐败。饭罢坐公交到江边,黑乎乎的啥也看不着,于是掉头徒到南湖旁 的一个亭子,铺着防潮垫一觉睡到00:30。

九江南湖夜景
醒来穿过南湖公园徒到火车站,在候车厅继续睡……上了火车找个座位继续睡……火车晚点,7:05抵达合肥西站,7:30回到西区,洗澡,打车到公司吃早饭,开始上班。
喝完一碗热乎的豆浆,新的一天又开始了。